简介

山河逆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围剿方腊(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同时,这几日轮盘光芒也显得有些黯淡。宋翊怀疑这些都是自己杀孽太重所制,便开始盘膝打坐口念经文,运转轮穴消除业障。

韩世忠将帮源峒的事情禀报给了王渊,王渊立刻放出探马向帮源峒方向搜索。几经辗转才得回报,在帮源峒内的确有叛军活动,但不见房屋瓦舍不知方腊是否在那里。

王渊将军情如实上报。王禀听罢,为保消息准确,又命十几名心腹硬探深入帮源峒,抓了叛军长行,就地细细审问,得知方腊确在帮源峒无疑。只是具体哪个石洞却无人知晓,而且此地暗藏叛军至少也在三万以上,皆是精锐。

至此再无疑惑,王禀立即发了字验军情给六军都统制刘延庆,要求各路大军合围帮源峒。

宣和三年四月,宣抚使童贯下令,王禀自睦洲出兵,刘镇自歙州出兵,从东西两边合围帮源峒。宋军总共动用兵力四万围剿帮源峒,已是眼下所能调用的全部力量。

帮源峒方圆四十余里,峒内丘陵起伏,草树茂密,洞穴与石窟密布相连。叛军神出鬼没,总是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宋军无论走到哪都会挨打。

那日,王渊正带着本部番兵两千人围困一千多名叛军,本以为狮子扑兔无胜不归,岂料背后突然出现上千敌军,一通乱箭将王渊射了个灰头土脸。如此之事比比皆是,几乎每队宋军都会遇到。

这方圆四十几里仿佛布满了敌军,王、刘两路大军就像自己送进了敌人的口袋里,每天派人出去都要挨打,宋军与叛军在两浙路上打了上百仗,何曾吃过这么大的亏?

王禀、刘镇的大军在帮源峒围剿叛军多日,不但吃了大亏,而且连方腊的影子都没看到。

王禀又命硬探活捉了几名叛军详细审问,结果大出王禀意料之外,没想到此地叛军竟有十数万人。帮源峒有上千石洞,而且大多数都在地下相互联通,叛军调兵遣将都自地下运转,十万人足以当做几十万人来使。

王禀听罢心中也是气闷,如若不搞清楚叛军的行军布局,贸然进军只能损失更大。但这联通石洞的地下隧道错综复杂,单凭捉一两个叛军舌头根本无法说得清楚,只能先行驻军理清脉络再做打算。

这日正午,宋翊正在营中休息,张铁锤却来向宋翊通禀:“将军,您有几位故人前来探望。”

宋翊在桐庐大显神威,张铁锤心下佩服以极,对宋翊说话尊敬许多,甚至超过了韩世忠。

宋翊轻咦一声,甚是纳闷,自己在此地哪来得故人。

张铁锤看见宋翊心有疑惑便说道:“来人有邕州番兵的铁牌,将军如不想见我便去将他们打发了。

宋翊听到邕州番兵,心中便已明了,急忙说道:“不用,大锤哥你领我去就好。”

张铁锤将宋翊引道大营之外,果然见韦连勇几兄弟在营门口等待。另外还有一人,虽然瘦得形销骨立,但却精神矍铄双眼放光,显得十分亢奋,乍看之并不相识,仔细辨认却是方有常二子方庚。

宋翊曾在四海镖局见过方庚,虽然只是匆匆而过,但仍然清楚的记得方庚生得甚是高大,只是不知为何一个精壮的汉子却瘦成这样。

宋翊知道几人恐怕身有要事而来,便回头向张铁锤说道:“大锤哥,你先回营,我与几位老友聊上几句便回。”

张铁锤个性最是憨直,只认得上阵杀敌回营吃饭,平常无事最好,于是闷声答应了一句便独自回营去了。

备注

1.硬探

相当于现代的武装侦察兵

2字验

宋代军事通信的一种保密方法。约定军中重要事情为40条,如“请弓”、 “请箭”、 “请粮料”、“请添兵”、“请移营”、“被贼围”、“战不胜”、“将士叛”之类,以一字为暗号,选旧诗40字(字不得重复),依次配一条。战前临时编排,惟主将自知,其他人皆不明其义,即使传信牌中纸条落入敌手,或递送传信牌的军士被俘和叛降,都不至泄露军情

喜欢山河逆行请大家收藏:(m.twxs8.org)山河逆行推文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