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传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疴,时则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汉书》载“‘听之不聪,是谓不谋’。言上偏听不聪,下情隔塞,则不能谋虑利害,失在严急,故其咎急也。盛冬日短,寒以杀物,政促迫,故其罚常寒也。寒则不生百谷,上下俱贫,故其极贫也。寒气动,故有鱼孽。雨以龟以孽,龟能陆处,非极阴也;鱼去水而死,极阴之孽也。”又有“刘歆以为贪虐取民则螽,介虫之孽也,与鱼同占”。贪虐取民,如今可不就是吗?是该受天惩了,可是百姓何罪,该受这样的惩罚呢,这可是那些贪官污吏的错呀……

黛玉颤抖着双手,翻阅着本本奏折,拣一本览之,只见:“臣河北省承宣布政使吴用启奏圣上,今蝗遍野,全省皆是。臣虽尽力,民亦设法,然蝗不减反增,麦已食尽,又侵稷黍,茎叶俱尽。野止剩蝗,四野皆空,又侵民户,不得聊生,已有饿殍,余者辗转。然周遭皆蝗,无可避匿……谨奏请旨元光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再往后看,原来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五省及临近十州,皆有蝗灾肆虐,被灾之民竟达天下之十三。字字如刀砍针扎,黛玉心中泣血,眼泪不禁滚滚而下。天下十三皆被灾!怪道哥哥忧心如焚!

外间御书房内,皇上与张丞相、刘御史、六部尚书等正在商议,只是苦无良策。欲湮蝗灾而不得,古法灭蝗虫多用火烧,或是扑打,如今飞蝗铺天盖地而至,田地几日见空,贫民早已借贷度日,正待夏收,朝夕之间,已成泡影,果腹尚且不能,如何能再顾及灭蝗?是以半月不到,平民多有断炊者,又兼田地皆蝗,人心震恐,四处流窜者已不在少数……官府欲赈济之,奈何存粮不多而流民颇众,杯水车薪,旦夕皆空。天热民聚,欲加安置,府库空虚,国库存银,尚要顾及边关及其他,不敢尚动。

黛玉都听见了,原来如贾府人等日日珍馐美味,金土银泥,却原来,多少人食不果腹,稍有天灾,便至流离。民有何辜,终身操劳竟要落得个如此下场?公有何能,终日斗鸡走马却能高枕无忧?我有何德,金尊玉贵悠闲享受手中却仍有千万之富?仰问苍天,如何能让民稍安?伏讯大地,如何得免民罹祸?黛玉想着前不久尚见京城锦绣繁华,原以为百姓至少能丰衣足食,即便是刘姥姥那般艰难,仍不至于断炊流离,一七旬老媪,仍身康体健,开朗大方,似乎日子不错的。见那憨样,不免笑话她为“母蝗虫”,原是玩笑而已,不想一语成谶,难道是惩她口中无德?悲夫!万民何罪,何惩其如此?天乎天乎,何可得而释之?眼前不停的晃动着黑压压的蔽天蝗虫飞舞,白茫茫的大地,路边饿殍……泪水不再是断了线的珠子,而是五月的梅雨,流个不停,打湿了衣襟,浸透了奏折……

黛玉就这样想着哭着,想到民既流离,则受扰之民怕是更多,而若是到时天下震动,则受苦的就不仅是十三了,怕是十之八九了。有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原以为自己为了那该死的帝王之道被爹爹扔到贾府那个虎狼之窝呆了八年,够苦的了;却忘了那些吃不饱穿不暖饱受天灾人祸的乡野村夫,两相比较,何止天壤之别!

喜欢红楼梦之继续荒唐请大家收藏:(m.twxs8.org)红楼梦之继续荒唐推文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