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快穿之炮灰逢春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末世行 二十三(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自末世伊始, 丧尸进化的速度是越来越快, 相较之下, 异能者等阶的提升就要相对缓慢得多, 而且糟心事不止一件, 直接吸收晶核所提升的异能很是暴躁, 近段时间, 基地已经接二连三发生异能者暴体的悲剧。

在这种四面楚歌的严峻的环境下,陈首长在旷日持久的公布异能修炼功法拉锯战中,终于取得最终胜利。

末世刚满一年, H城基地官方公布了“刚研制出”的异能修炼功法,这功法配合晶核吸收一起修炼,所增长的异能即快速又平稳, 彻底解决之前异能暴体的问题。

消息一经公布, 整个H城基地沸腾起来,一连数月低迷的气氛终于一扫而空, 不论异能者还是普通人, 脸上都涌现希望。

有了盼头, 异能者们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 在时间进入末世后的第四个年头时, 人类异能者的整体实力终于赶上丧尸, 并开始隐隐有了赶超的迹象。

人类在末世彻底站稳脚跟,喘过一口气后,就得马不停蹄地考虑其他方面问题。

之前几年, 生存危机迫在眉睫, 一年起码要被丧尸围城好几次,幸好基地当初选址确实过硬,好几次都险之又险地挺过去了。

这种情况下,没人有空去考虑其他,而且,就算考虑了,也并没有余力去实施。

现在腰板挺直后,就得开始谋求起基地的发展,毕竟,虽然异能者能力提升,但丧尸能力也渐高,最起码城墙得加高加固一番;还其他方面发展上的原料需求;以及还基地人口日常所需资源的巨大缺口。

林林总总,都要基地领导者去伤脑筋。

于是,陈首长郑重考虑一番后,决定派出基地一半的实力派,前往H城基地西边五十公里外的D市,将里面的丧尸清缴一番后,然后守卫车队把里面能运走的资源都搬运回来。

D市丧尸不少,但H城基地已经今非昔比,派出一半异能者,耗费些时间,绝对能把D市拿下。

至于余下的一半异能者,就不能再随意调动了,守住大本营同样很重要,不能为了发展就冒着自己的老巢被端的危险。

D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综合性工业城市,后来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城市规模再三扩大,因此,城市的结构也多元化起来。

截止到末世前,D市虽然是个工业比重较大的二线城市,但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已经很是成熟。

基地高层经过反复研究商议,才最终将这次行动的地点放在D市。一来,D市昔日的常住人口今日的丧尸,相对其他二线城市少些;二来,D市里的发展资源不比一线城市价值低。

“海东,这次行动一定要多加留神。”陈首长眉心紧皱,缓缓说道。

肩负重担,日夜思虑,让这个犹带昔日雄武的老人鬓染白霜,面上纹路加深。他抬起头,目露欣慰地看着眼前这个往日的得意门生,今日的左右手,以及明日的接班人。

秦海东为人正气,性情坚韧,谨慎敏锐,就算自己马上闭眼,相信他也能接过沉重的担子,带领H城基地走出末世。

“是,首长。”秦海东腰背挺直坐着,与陈首长相隔一张宽大的办公桌。

“如果万不得已,”陈首长想到某些人,顿了顿后,接着说道:“就放弃这次行动吧。”

D市的资源对很重要,但一个观念正确兼能力出众的未来领导者,对H城基地更为重要。不要说他已经老了,哪怕他还年轻十岁,也未必能就找到比秦海东更优秀的接班人。

更别说,陈首长对秦海东多年悉心栽培,情感上早就将其视如子侄。

“保证完成任务!”秦海东站起身,“啪”的一声敬了一个军礼。

一老一少对视一眼,两人都明白彼此未尽之言。

赵派在他们各个方面一再掣肘,早已经是不分好歹,纯粹因反对而反对。时至今日,虽然对方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但也能给他们多少带来一些影响。

赵派谋求翻身之心一直不曾熄灭,这回,他们接到暗线回报,说赵唐连父子密谋布置,打算在D城破釜沉舟,目标直指秦海东。

陈首长与秦海东军旅多年,杀伐果断,接到线报后,不但有所防备,而且还打算将计就计,一举将赵派彻底打垮。

赵派如今的异能者顶梁柱,就唯有一个赵之砚罢了,这次行动肯定少不了他。

同理,赵之砚是赵唐连独子,只要干掉赵之砚,赵派问题迎刃而解。

目前,陈首长已经将手里大部分事情,都交到秦海东手里,他既要处理这些事,又要布置反击战,时间很紧。因此,他再次敬了个礼,与陈首长告辞后,就退出办公室安排具体事宜去了。

十天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到了出发进攻D城的日子。

一大早,安排前往D城的异能者与车队已经集结完毕,基地城门开启,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

五十公里在末世前并不遥远,但在几年后的今天要到达,就并不容易了。

好在,大部队出发的日子之前,基地已经先行派出人手,将通往D城的道路打通,这才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秦海东负责统领这次行动,他提前安排了异能者轮流在路上灭杀丧尸,保卫车队,因此队伍前进速度虽缓,但一路上也并无太多阻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之炮灰逢春记请大家收藏:(m.twxs8.org)快穿之炮灰逢春记推文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