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华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国破家亡,蜇伏(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三楼中间窗户打开半边,示意安全,从哪看,商贸公司都还算正常。

李远没有从正门进去,绕过华昌商贸公司这条街,从一条小巷到了街道后边,房子前后贯通的,后街是小巷,中间是排水河沟,很凌乱,不起眼的后门堆放着木材、一些可能是被主人家淘汰下来的旧家具。

李远掏出怀表看了看,约定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小巷里面有几条野狗,在垃圾堆里翻寻,警惕的看着远处人影,嘴里发出低沉呜呜声。

李远从挎着的包里面取出一副手套戴上,仔细观察着周围环境,看准华昌商贸公司后门上一片突出的屋檐,一个箭步向前一冲在墙上蹬了一脚,攀上了屋檐,顺着屋檐来到了二楼的窗户边上,注意听了听屋里面,没有任何的声音及动静,街上也非常的安静。

慢慢的移到了第三间窗户下面。从小腿上拨出一把刺刀,从窗缝插了进去,拔开了窗栓,敏捷的钻了进去。

街道边还是原样,没有任何的动静。

虽然肯定有人看到,在这乱世,没人敢去节外生枝。

进入二楼房间后,李远插回刺刀,从腋下拨除了他的那把勃朗宁手枪,来到门口,五分钟左右过去,门外没有任何的动静,打开门,顺着墙来到了靠前面街道第二个房间门口,又握着门把手,并没有用力的向里面推,门没有从里边栓死。李远离开门把手一侧来到门轴的一侧。

李远右手握枪、左手推开门。一位30多岁的中年人,正坐在桌子前面,似笑非笑的看着李远,桌子上放着一些报纸及文件。

诧异的看着说:“为什么每次你来都不走正门,总是非得要翻窗子”。

中年人收回目光,将面前的一叠纸整理好,拿起一个牛皮袋子,将报纸文件装在袋子里面,递给走进来的李远。

在桌子上的盘子里取出一个倒扣的杯子,提起暖水壶,倒上开水,推到桌子边缘:“李兄弟,不要每次都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哥哥的心脏不好,你总得让哥多活几年才好。”

这话不好接,李远说了一句:“谢谢”。

来到窗边上顺手打开了窗子,看看下面偶而经过的行人,问道:“军部消息如何?”

“49军损失很大,兵员不足,刘军长在武汉,中央计划将预5师补过去,都是地方募的新兵,但是没装备,还在谈,你们49军的功劳大家都看到的。现在各部人员损失都很大...”顿了顿看李远没有接话的意思,继续说:“伤员们情况怎么样?”

李远正在思考,漫不经心回道:“还不错。”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一去不复返。

近20万东北军群龙无首,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最后竟发展到内部残杀,不顾大局的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等人杀死东北军67军军长王以哲,第105师师长刘多荃为替王以哲报仇,将部队开进西安搜捕少壮派军官,诱杀了对促成东北军联共抗日有功的旅长高福源,内部残杀的悲剧愈演愈烈。

危急关头,中共代表周副主席苦口婆心多方做工作,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1937年3月东北军高级将领轻率地接受了蒋介石提出的东北军东调的“乙案”,钻入了各军不相统属、部队分割使用的圈套。

东北军迫不得已,遂东调,分驻豫南、皖北、苏北地区,4月到6月,南京政府对东北军进行整训、缩编,化大为小,化强为弱,由每军四师的甲种军缩编成每军二师、每师二旅的乙种军编制,仅骑兵第2军保留三个师。表面上看军更多,但实力却削弱了。

105师改编成49军,同时辖105,109两个师。一直想分化东北军的蒋介石绝不会让49军补充,真补进一个师,估计他也不会安好心。

这事,让李远早想透了,但他仅仅作为一个联络排长,没法说事。

对面中年人停止说话,象想起了什么,从抽屉拿出两个牛皮纸筒,“这是你们的军费200银元,上面特意补助的。”

“谢谢。”李远并不客气。

“李兄弟,你身手这么好,要不,留下来跟兄弟一起在敌后打鬼子?”中年人带着笑意招揽。

“再说吧,我们只会打仗,你们那套,我不太习惯!”说的是我们,这却是警告!

喜欢华冠请大家收藏:(m.twxs8.org)华冠推文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