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红楼之中间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58 章(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但荣国府德行操守有失,他们不能,不敢,也指望不上荣国府什么了。然哪怕是这般,也绝对绝对不能在明面上与荣国府交恶。

贾家乃百年大族,自有底蕴。立在那里,到底可以威震一干宵小。他年已半百,黛玉才堪堪七岁。他不能因一时气愤便全然不管不顾,做事不给自己和黛玉留余地。

到底是为官多年,心有城府的一方大吏,所以林如海不会愚蠢,直白的将怒火发泄出来,但心中压着那么一口气,不抒发出来他也枉为人父。

于是林如海准备将自己家用不着的国子监荫生名额送给岳家。

大舅兄愚孝,二舅兄迂腐,这个荫生名额最后定然会交由老太太决定给谁。但不管给谁,怕是都会因此产生嫌隙。

宝玉,贾环,贾琮,贾兰,年纪都相差无几。但从黛玉捎回来的家信中林如海知道他的这位老岳母非常溺爱二房的嫡次子宝玉。

但宝玉今年才八岁。

八岁小儿去国子监...林如海摇摇头,最少也要等宝玉十二三岁以后才能能入学。再以老太太对宝玉的溺爱,十五岁入学都是早的。

而七.八年后,贾琏那一房未必仍旧膝下无子。这样一来,指不定那时又会生出多少风波来。

林如海心忖了一句,若他没记错,荣国府的荫生名额仿佛就给了二房的贾珠,若这个名额再被二房拿了去......啧,怕是泥人也要有三分火气了。

哦,值得一提的是,他送出去的荫生名额是因为他现在的官职,而非爵位。官职不像爵位,若几年后他退仕告老,这个名额自然就会被朝廷取消。

也就是说,这个名额贾家要用就得趁早,晚了就没有了。

拿这么一份自己用不着的‘重礼’还人情,林如海想,他也不亏就是了。

这会儿将名额相送,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过几年...唉,他也是个俗人,目光短浅点,也是人之常情。

林如海的这些算计自然都藏在他的心里,他让林管事捎去的家信里,除了感谢荣国府这段时间对黛玉的照顾,便是为表感激他将荫生名额相送,以及接黛玉回家办小祥,其他的一概没说。

此次林家派人上京接黛玉,并没有提前通知黛玉。也没有像黛玉信中所写那般请林小红帮忙传递往来信件。

林家还没有落魄到请人传递信件的地步,林如海的骄傲也不允许他与女儿的往来信件由着贾家家生子传递。

他很感谢林之孝一家给黛玉提供的帮助,在知道林嬷嬷带着孙子孙女来江南陪读后,直接买下扬州城内的一处三进宅子赠与林家,房子红契,名字添的是小红的名字。

与此同时,林如海将当年他科举时读过的书和做过的批注,读书心得都转赐给林茗。

寒门难出贵子,究其原因就是在传承上。

世家子弟有名师指导,家中长辈提点,还有先人的读书心得做参考。寒门学子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理解力争上游。二者所接触的人群,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所受的教育都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寒门学子得付出几倍的努力以及拥有更加优秀的读书理解天赋,才能与这些世家子弟并驾齐驱。

好在上天是公平的,他在这里多给了你一些的时候,也一定会在旁处拿走一些,反之亦然。

不然世家子弟当道,就真没寒门学子什么事了。

林如海是一甲探花出身,家里又是书宦传家,不说他本身读书资质如何,只要将家中关于科举方面的书都看过,读过,背过,再将先人对四书五经写的批注和读书心得理解吃透了,起点就比别人高了几倍不止。

他将这些赐给林茗,可以说已经帮他将科举的大门推开了一条缝。只要林茗用心读书,他日纵使不能挤进一甲,也定然在二甲头列。

相较于赠与小红的三进宅子,林如海给林茗的这份礼才是无价之宝,而且在考校过林茗的学问后,他还用了一个‘赐’字,可见用心了。

赠与赐,那是两种不同的意义。

......

视线回转当下,此时林大管事带着林家下人入住京城林府,黛玉则正跟荣国府的各位姑娘围观宝玉那劣拙的演技。

宝玉自小顺水顺水惯了,本不是什么体贴的性子。但他却因着天生一股风流对女儿家多了几分容忍和温柔。宝玉知道这种时候直接问英莲的事,就会不得不提起薛蟠。

本来提起薛蟠并没什么打紧的,可和英莲一起提起薛蟠,势必要将他打死人的那段往事翻出来。这对于宝钗来说,尤其是在这种场面,绝对是件难堪的事。

不提薛蟠,只提英莲,宝玉挠挠头发只能用最笨的方法来问了。“前儿我听说梨香院有个眉心有颗胭脂痣的姑娘,宝姐姐,我,那个,呃,就是,她就是那个打官司的姑娘吗。”

宝钗眉心微蹙,不明所以的看向宝玉。一时间不知道宝玉为什么要提起香菱。

没错,英莲这个名字是春纤传出来的,而香菱这个名字却是宝钗取的。所以此时唤她英莲也可,唤她香菱也成。

薛家刚刚入府,人头不熟,也没什么人脉能打听府里消息。加之这个消息又是他们家的,就更没人将传得半座府邸皆知的英莲身世告诉薛家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之中间商请大家收藏:(m.twxs8.org)红楼之中间商推文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