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家有余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熬蜜栈(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据《永州里志》卷七记载,“金桔,永地有大小两种。小者仅如弹丸,稍大者如雀卵,名大桔,以糖煮数次,谓之蜜桔,出西边远村者尤佳,有贵客挚友至,酬之以下茶。”

这里说的为弹丸者,即山金豆,是制作金桔糖的原料。它在柑桔族分类里,与金柑、金枣、罗浮同归于金柑属,为常绿小乔木,多野生于山间,年年开花结果,果扁圆细小,略比豌豆大。果皮橙黄,肉薄汁少,味酸苦而香气浓。

把成熟了的山金豆挤掉果核,放进淡盐水中浸泡后加糖制成的金桔糖,可保持橙黄特色和柑桔特有的馨香。闻之沁入肺腑,入口鲜嫩清甜,食后醇香呃逆,余味无穷。它既是配茶佳品,又可作煮花生汤、绿豆汤、蒸年糕的好调料。具有助消化、化痰止咳的药效。

金桔糖的最佳制作时间,就是在立冬和春节前。而金桔糖更是过年家家户户必备的糖品之余。

过年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在递上茶水和烟之时,还会端上金黄的金桔糖,这时,客人必得从中最少拣出一颗,放进嘴里,还要一边说:“恭喜,恭喜,新年大吉!”

这是取吉与桔谐音的缘故。

钟灵记得过去在过年时吃过,但没有亲手做过,她发现自已动手做起来也不难,而且还充满了亲手参与制作的满足感。

钟奶奶看她们忙得热闹,手里端着火烘又过来了,见是做金桔,便笑吟吟地道:

“金桔多做一些没错,过年可以留着待客。那个万寿果,你还拿去卖给洋鬼子吧!”

“奶奶,我的手可冻了,火烘借我烘一下。”

钟岳的小手,洗完金桔,两手冻得通红,虽然井水是温的,但是也架不住外面的温度低呀!

这种“火烘”,是用竹子作为原料编扎外壳,外壳上有个提把可挎着,里面放着半圆形的陶器装炭火。每隔一会儿,就得拿根小竹棍拨动炭火,增加氧气以免炭火熄灭。

钟奶奶见钟岳的小手通红,也是一阵心疼,赶紧把火烘递给他道:

“好好暖一暖!看把你冻的!”

火烘都是老年人才用的东西,钟灵经常能看到村里的老人,一早上起来,都是手里提着个火烘,坐在有太阳的地方蹲着取暖。

见钟岳提着个火烘,做出老头躬着背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

“阿灵,你们清水淘好没有?我糖熬好了。如果你们好了,就可以拿进来煮了。”

丁先凤走到厝门口问她们。

“好了,马上就来!”

钟灵见马上可以煮金桔了,不由一阵激动,她和钟丽花抬起一桶满满的金桔,就往屋子里走去。

“哇,阿母,这白糖怎么都变成糖浆啦!”

钟岳进了温暖的灶间,就把火烘还给奶奶,自已站在灶台前看。

“走开,小岳子,小心被糖溅到,可烫了。”

丁先凤把他赶走,却用一根筷子从锅里的糖浆缠了一卷的糖递给他:

“喏,拿去解馋吧!”

又弄了根给钟丽花,钟灵赶紧摆手不要了,巧克力都吃怕了,还在乎这糖疙瘩吗?

丁先凤把灶下的火撤到最小,然后将金桔分批倒进开始变冷一些的糖浆里,用锅铲搅动起来,将它们搅拌均匀。

“阿母,这样就煮好了吗?”

钟岳问。

钟灵怎么觉得他颇有做记者的潜质,永远有无数的问题等着别人解答。

“这还不行,起锅之后,还要撒上白糖,才能放在罐子里存起来。要做到糖不粘手,拿起来个个成形,不粘成一堆才可以呢!”

丁先凤开始动作有些生涩,不过,做了一会儿之后,就找到了感觉,慢慢地,动作变得熟稔起来。

“好了,准备出锅了。你们去拿个大簸箕来。”

喜欢家有余粮请大家收藏:(m.twxs8.org)家有余粮推文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