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返198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 辽北的问题(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怎么样?那就上吧!”

“好,服务员同志,来一盘锅包肉,在来一大碗猪血肠,干炸里脊来一个,嗯,一盘尖椒炒干豆腐………再来一个汤,西红柿鸡蛋汤,对了,来一瓶沈城老白干,再来四碗米饭。”

“好嘞,几位顾客稍等!”

服务员转头离去。

“老吴,我们这的服务员怎么样?态度不错吧!”

赵传文得意的问道。

“不错,这就是市场经济下竞争机制造成的自发现象,服务态度不好就被市场淘汰,你再去看看企业搞的大食堂,过不了多久就要被这些私人饭店挤光了。”

“老吴,不愧是经济学家,一眼就说到点子上了,没错,现在我们要是请客吃饭,大部分都到私人饭店来,味道好,价格也不高,最关键就是服务员态度非常热情,真正做到了顾客就是上帝,我们都是上帝。”

饭菜陆续上齐,四个人一边吃一边聊天。

“老赵,上午你说有什么宝贝,什么宝贝?拿出来看看。”

吴敬荷还记得上午对方说的话。

“哦,你不说我都忘了,来,我先让你看一篇文章。”

赵传文从皮包里拿出一张报纸递给对方。

“辽北经济日报,老赵,怎么把你自家的报纸拿来了,还是…………还是一个多月前的报纸,早就过期了。”

“老吴,别看时间,看这篇文章。”

赵传文指了指。

“文章?论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对策?”

吴敬荷看了一眼,立刻就被吸引。

这篇文章就是刘啸写的那篇,被赵传文登载在报纸上,篇幅缩减了不少,最关键的是把结论给删除掉,毕竟结论说这次价格并轨会失败,与那时的宣传不符,如果刊登恐怕会引起争议,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文章写的很好,很有见地,嗯,不错不错。”

吴敬荷连连称赞。

黎宁在一旁也跟着看,同样觉得写的很有新意,而且有些看法他和吴敬荷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吴敬荷看到署名处:刘向学,刘向学是谁?

“是丰城一位业余学者投的稿,但是老吴,这篇文章其实只有一半,另外一半我没敢登,这是原稿,你可以看看。”

赵传文把原搞都拿来了。

“老吴,你直接看看结论写的怎么样?”

吴敬荷按照赵传文的提示翻到了烦最后几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个刘向学竟然预测到这次价格闯关的结果,那就是不会成功,最后以失败告终,怎么可能?

价格闯关是漂亮国经济学家费雷德曼提出,此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很高声誉,被称为价格之父,和华国交往密切。

当然,这次闯关并没有成功,好在国家及时停止,然后采取一系列举措才把物价平稳了下来,其中原因很复杂,国内还在研究。

即便如此,国内不少人都觉得费雷德曼并没错,错的只是执行出了问题,毕竟人家是世界级别的经济大师,这种人怎么会错呢。

这篇文章就直接点明,国外的经济政策不能照搬国内,因为国情不同,同时国民的背景也不同,特别点出了国民的恐慌心理会直接作用在市场上,根本不是任何一个市场可以承受。

事实也如文章所说,当价格闯关的消息传出后,所有老百姓,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即便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价格闯关,听到“谣言”后就疯子似的购买,这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完全无法用常理去理解。

文章中指出,物价上涨的客观因素是物品稀缺,人们的恐慌心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吴敬荷觉得这一点写的很好,起码在国内很少人想到这一点,即便是有所注意,可也没从深处发掘。

文章中除了指出物价上涨的人们心理学,还有一点让吴敬荷感到意外,就是对所谓的价格闯关提出质疑,说这种方式根本不适合在大多数国家使用,在华国就更不适用,如果强行推广,甚至有可能造成市场崩溃,进而导致国家危机,万不能取。

这一个观点不容易,特别当下是华国和漂亮国交流非常频繁的时代,西方的文化已经影响到国内种种方面,经济、文化、教育等等,无处不在。

毕竟人家做的好,全世界都在向漂亮国学习,在这种形势下,还有人提出质疑,还有理有据,这种自主思考能力非常难得,吴敬荷很喜欢。

“刘向学?没听过这个名字。老赵,这个人难道是我们那一代的同学?”

对经济了解非常深刻,不光对国内经济了解,对国际经济的认识也非常深刻,能做到这一点可不多呀!就是国家顶级的经济学家,对西方社会的经济也在不断摸索。

当然,并不是说作者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一篇文章还不能证明什么,但毫无疑问,作者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同时拥有独立的思索能力,这样的人应该很有名气才对。

吴敬荷不认识刘向学,看了黎宁一眼,对方也摇了摇头,片刻吴敬荷就想到一个原因,对方估计又是因为十年浩劫寂寂无名,但又偷偷自学最终成为,这样的人很少很少,但每一个都是天才,如果给他们一个更好机会,怕是未必比国外的经济学大师差。

喜欢重返1988请大家收藏:(m.twxs8.org)重返1988推文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