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刘焉扶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才和疯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有时候疯子和天才只有一线之隔,甚至完全重合。就像是毕加索和梵高那样的,当世没办法理解的,说不定到后世就会有人理解他们。

“这茶不错啊,就是有点烫嘴,再来一杯,再来一杯!”司马徽举着杯子,朝仆人大声叫道,根本没有半点名士的模样。

“主公,这……”法正看向刘焉,言语之中确实有对司马徽的些许嫌弃。

刘焉悄悄摆手,示意法正不要妄动,接着吩咐仆人给司马徽倒茶,司马徽一口气喝完,又继续要,仆人接着倒。

“痛快痛快!走了一上午路,可把我渴坏了,茶不错,就是杯子太小,要是换个大的杯子,能更解渴!”一连喝了四五杯,司马徽咂嘴,把杯子往桌上用力一放。

茶不错,杯子小,大杯子能解渴……

敏锐地捕捉到这几个关键词,刘焉不仅没有对司马徽的行为感到不满,反而陷入了沉思。

茶代表什么意思,小杯子代表什么意思,大杯子代表什么意思……刘焉心中天人交战,总感觉这每个词都代表着一层意思,但是他不能确定。

“先生,”刘焉站起身来,走近对司马徽躬行鞠躬,“先生可否明示,这茶是什么,杯子又是什么,先生刚才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司马徽愣住,接着忽然大笑起来,“这茶可是你家的,你居然问我茶是什么……哈哈哈哈……这杯子,杯子不就是杯子吗?还能是什么?碗吗?哈哈哈哈……”笑到最后,司马都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一个劲儿的咳嗽。

刘焉的虚心请教,得到的却是司马徽的无情嘲讽,而且还是不留情面的当面嘲讽,这放谁身上谁会好受?尤其是法正,见到这种情况,蹭的一下站了起来,要是手里有武器,刘焉一点都不怀疑他会直接过来跟司马徽单挑。

“对,对,说得好,说得好。”本来应该发怒的刘焉,此时也跟着司马徽一起笑了出来,不是那种干涩的笑,也不是勉强的笑,而是那种好笑的笑,发自内心的笑。

听到刘焉也在笑,司马徽反而不笑了,只是盯着刘焉在看。

“盯着我干什么?”刘焉依然面带笑意。

“我在看一个傻子。”司马徽神情认真,“你没听出来我是在笑话你吗?”

“听出来了。”

“那你笑什么?”这次轮到司马徽不理解。

“你说的确实搞笑啊,我的茶,我的杯子,居然还要让你来解释,还有比这更好笑的吗?”提起这个,刘焉好像又要笑出来,但被他忍住。

司马徽愣愣地看着刘焉,觉得这个人跟刘表截然不同。当初他来见刘表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明里暗里嘲讽这个人,结果刘表自然是勃然大怒,但是顾忌他的名声,就强行压下怒气,把他请了出去。

从那以后,刘表再也没有找过他,他倒也因此乐得清闲。

可这个刘焉却好像跟正常人不太一样,居然在被嘲笑的时候主动跟着一起笑,不是强颜欢笑,而是真的想笑。

这种人如果不是傻子,就一定是高深莫测的奇人,很显然,一个傻子是不会做到这个事业的,所以刘焉肯定是后者无疑。

“原来你也是个性情中人,好,好,官儿当到你这么大,还能这样的人也真是不多见,不多见。”司马徽抚掌大笑,显然这次笑就不是刚才那种嘲笑。

刘焉让人把小小的茶杯撤下,换上大大的茶碗,一碗能抵得上七八杯的那种,朴素无比。

“你说得对,碗够大才好解渴。”刘焉双手捧起茶碗,咕嘟嘟喝了一大口。

司马徽安静地看着刘焉,过了一会儿才点点头,叹一口气。

“看来丞相真是非同常人,在下刚才孟浪,还请丞相赎罪。”司马徽深鞠一躬,以示歉意。

“别别别,你还是像刚才那样吧,这样我还不太舒服,刚才那样正好,”刘焉语速很快,“这次把先生请来,是想请教一些问题。”

“你说你说,我听着。”司马徽恢复了刚才的样子,坐在椅子上看着刘焉。

这么做当然不是得意忘形,活了这么长时间的他早就练就了一副好眼力,他能看出来刘焉绝对不是客套,他是真喜欢自己刚才的样子,索性也不再掩饰,随心而来。

看着恢复了原型的司马徽,刘焉心里松了口气,现在感觉就像是跟自己楼下下棋逗鸟的老大爷聊天一样,刚才总是得端着,对谁都不好。

“眼下四境纷扰,生灵涂炭,我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还是想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

“你已经做到了,现在益州凉州就已经安定,旧都也日渐繁荣,荆州过不久也会是这样。”

“不够不够!”

“多少算够?”

“日出之地,日落之所。”

“丞相好大胃口,要效仿汉武。”司马徽竖起大拇哥。

“那汉武效仿的又是谁?大河发源之处可还没人去过,日出扶桑之国,我们也不曾涉及,南洋以南是什么,北海之北又是什么,我们可都不知道。”

刘焉直勾勾看着司马徽,司马徽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作答。就连跟随刘焉比较久的法正,听到这番话之后也愣住了。

谁能想到刘焉的野心居然如此之大,本来还以为刘焉只是想效仿光武,将中原的战乱平息而已。没想到他居然把目光投放到四面八方,而且看上去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如果刘焉知道法正心中所想,可能会嗤之以鼻。

四面八方?他可是知道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几个大洲几个大洋都门儿清,要是条件允许,他都想派人去美洲跟当地人打好关系,然后把那边的玉米马铃薯地瓜什么的全都弄回来。

这些东西可是明末清初人口 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繁衍能力强,收获多的农作物可是一切赖以生存的基石。

要是这个时候中原人能够有上亿,就可以向四面八方进行移民,将双脚可以到达的地方都变成大汉的固有领土,也就不用担心后来的一系列事情。

喜欢刘焉扶汉请大家收藏:(m.twxs8.org)刘焉扶汉推文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